在日常印刷與設計工作中,我們常聽到像是:「印 A4 就好」、「這張是 B4 大小」、「這是全開還是四開?」這些專業名詞。對初學者來說,這些詞彙可能聽起來有點複雜,但其實背後的原理非常簡單——「開數」就是指一張最大尺寸的全開紙,被裁切成多少張。
只要理解這個概念,再搭配各種紙張的實際尺寸,不論是印海報、文件還是手冊,都能輕鬆選出合適的紙張尺寸,迅速晉升為「紙張尺寸達人」!
什麼是「開數」?你拿到的紙張尺寸從這裡來
「開數」一詞源自傳統印刷業的裁紙方式。印刷所使用的紙張通常以「全開」為基準,再依需求裁成數份——
裁成兩份叫「對開」,裁成四份叫「四開」,依此類推,這樣的裁切方式能讓印刷廠靈活應對不同的印刷需求。
B 系列紙張(橫長型)——視覺寬廣、用途多樣
B 系列紙張的特點是比例偏寬、形狀略為橫長,常見於公告、報表及筆記本等場合。
這類尺寸在設計與排版上空間更寬裕,特別適合橫向圖文或需要較多水平延展的內容。
| 開數 | 尺寸(mm) | 常見用途 |
|---|---|---|
| 全開(B1) | 1042 × 751 | 大型展覽海報、學校壁報 |
| 對開(B2) | 751 × 521 | 公告張貼、宣傳單張 |
| 四開(B3) | 521 × 375 | 廣告傳單、宣傳海報 |
| 八開(B4) | 375 × 260 | 影印文件、考試卷 |
| 十六開(B5) | 260 × 187 | 活頁紙、26孔筆記本 |
| 三十二開(B6) | 187 × 130 | 小記事本、公司手冊 |
| 六十四開(B7) | 130 × 93 | 隨身便條、小卡片 |
B 系列紙張因比例偏橫,特別適合活動公告、簡報資料及筆記本內頁。
由於用紙效率高、印刷成本低,廣泛應用於學校與企業環境中。
A 系列(菊系列)紙張(直長型)——國際標準最常見
A 系列紙張採用國際標準(ISO 216)設計,具有固定的長寬比例。
不論如何裁切,每個尺寸的比例都能保持一致,讓印刷、設計、影印與裝訂都更加方便,這也是 A 系列成為全球最廣泛使用紙張規格的主要原因。
| 開數 | 尺寸(mm) | 常見用途 |
|---|---|---|
| 菊全開(A1) | 842 × 594 | 建築圖、大型海報、工程圖 |
| 菊對開(A2) | 594 × 421 | 海報底稿、設計規劃圖 |
| 菊四開(A3) | 421 × 297 | 老師考卷、報告、海報 |
| 菊八開(A4) | 297 × 210 | 影印文件、公文、簡報資料 |
| 菊十六開(A5) | 210 × 148 | 書籍內頁、小型說明書、手冊 |
| 菊三十二開(A6) | 148 × 105 | 迷你手冊、行程卡、促銷 DM |
| 菊六十四開(A7) | 105 × 74 | 小卡片、便條紙、隨身記事紙 |
A 系列尺寸也是日常生活中最常也是應用最廣泛的尺寸,特別是 A4,不僅適合影印與文件管理,也方便郵寄與存檔。
如何快速判斷「開數」?一個簡單記憶法!
只要記住一句口訣,開數加倍尺寸減半,開數減半尺寸加倍,就可以簡單地記住計算方式。
舉例說明:
- 菊全開(A1) → 裁一次 → 菊對開(A2)
- 再裁一次 → 菊四開(A3)
- 再裁一次 → 菊八開(A4)
也就是說紙張對半切的次數越多,開數越大,尺寸越小。
紙張用途對照表:選紙不再困惑!
| 使用需求 | 建議紙張尺寸 |
|---|---|
| 印大海報 | B1、A1(全開) |
| 公告、佈告欄 | B2、B3、A2 |
| 考卷、報告 | A3(菊四開) |
| 影印、公文 | A4(菊八開) |
| 活頁紙、筆記本 | B5(十六開) |
| 小冊子、手冊 | A5 或 A6(十六~三十二開) |
| 迷你筆記、卡片 | B6、A7(三十二~六十四開) |
紙張選擇小技巧
- 影印文件: A4、B4 最通用,印刷成本低、攜帶方便。
- 製作手冊: A5 或 B5 尺寸最適中,閱讀與收納兼具。
- 大幅海報: A1 或 B1 全開紙張能呈現強烈的視覺效果。
- 節省成本: 小尺寸紙張更省料,但過小會影響閱讀體驗,需在預算與實用間取得平衡。
結語:掌握開數,印刷設計更得心應手
「開數」其實一點也不難懂——它只是用來表示一張大紙被裁成幾份。
裁得越多,開數越大、紙張越小。我們常用的 A4、B5,就是從全開紙一步步裁切出來的結果。
A 系列屬於國際標準,最常用於公文與影印紙,而 B 系列比例偏橫,適合公告、筆記或廣告用途。
只要掌握「每裁一次尺寸減半、開數加倍」的概念,就能在各種印刷情境中精準選紙、不浪費!
下次再聽到「印個 B4」或「用 A3 做海報」,你就能立刻明白那是什麼尺寸、該用在哪裡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