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 時代網站該怎麼跟上腳步?

目錄

AI 的浪潮來得比想像中還快。以前我們要查資料,會先開 Google,然後點進不同的網站,一個一個比較,最後才找到答案。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了,很多人直接打開 ChatGPT,或在 Google 搜尋裡看到 AI 摘要,甚至透過 Bing Copilot 就能得到整理後的結論。

這個變化帶來了一個核心事實:網站的角色從「展示」轉向「養分」。它不再只是品牌形象的舞台,而是 AI 用來生成答案的資料來源。如果你的網站沒有進入 AI 的視野,就等於在數位世界裡缺席。這時候不管網站設計再漂亮,或行銷再努力,都很可能白費力氣。

那麼在 AI 主導的時代,網站要怎麼改造,才能同時服務人類與 AI?

網站的內容要講清楚,邏輯要通順

在傳統 SEO 的年代,很多人會刻意堆疊關鍵字,認為只要出現夠多次,搜尋引擎就會認為這個內容重要。但到了 AI 時代,這個方法已經完全過時。因為 AI 模型依靠的是語意理解,而不是單純計數。

對 AI 來說,最有價值的內容是 語意清楚、結構合理、脈絡完整 的資訊。它要能夠看懂你在說什麼,才能放心引用。如果你的文章只是「咖啡豆、精品咖啡、咖啡豆價格」這樣反覆出現關鍵字,AI 根本無法判斷上下文,也不會把它當成可靠資料。

這就是為什麼 FAQ(問與答)這種格式特別有效。因為使用者問問題的方式,和 FAQ 的結構是一樣的。假如有人問:「2025 年小企業有哪些減稅政策?」網站如果能清楚列出政策條文、時間表,甚至附上政府公告來源,AI 幾乎一定會引用,因為它能「直接拿來用」。

除此之外,內容的寫作方式也要講究層次。每一篇文章最好都有開頭背景、重點說明、例子支持,最後再收個結論。這不只是為了讀者好讀,也是為了讓 AI 在處理你的文章時,不會「讀到一半就迷路」。

讓網站的資料有「格式」,AI 才能看得懂

光有內容還不夠,因為 AI 需要能「結構化理解」的資訊。就像人讀文章可以用語感理解,但 AI 更希望有清楚的標籤告訴它:這是價格、這是地址、這是評價。

這時候 Schema.org 或 JSON-LD 就成了關鍵。舉個例子,如果你是經營餐廳的網站,光在網頁上寫「營業時間 11:00–21:00」是不夠的。你應該透過結構化標記,把「營業時間」這個屬性明確寫進程式碼。這樣當有人問 AI:「這間餐廳今天晚上幾點打烊?」AI 就能正確回答。

同樣的道理,電商網站可以透過結構化資料標記商品名稱、價格、庫存狀態;活動網站可以標記活動時間、地點、票價。這些標記會讓 AI 在搜尋與整合答案時,不需要猜測,而是能直接抓取正確數據。

而且這樣的做法還有額外好處,就是能讓 Google 顯示「富媒體摘要」。例如商品出現在搜尋結果時,就會帶有評價星等、價格區間,讓人更容易點擊。換句話說,這是同時對「人」和「AI」雙重友好的做法。

定期更新讓網站新鮮又可靠,才有人信任

AI 在挑選資料來源時,會優先考慮最新、可信的網站。如果一個網站的文章停留在三年前,就算內容再完整,也可能被排除。因為 AI 不確定這些資訊是否還正確。

因此,網站更新頻率在 AI 時代變得比以往更重要。無論是新聞、部落格、產品頁面,甚至 FAQ,都應該定期檢查,並適時更新。最好還能在文章中標註「最後更新日期」,這樣不只對使用者透明,也讓 AI 更有理由信任你。

除了更新,可信度 也是關鍵。如果文章能清楚標明作者,並且有專業身份或背書,AI 引用的機率會更高。舉例來說,如果一篇健康文章是由醫師撰寫,並附上醫學期刊的引用,AI 就會更傾向使用它,而不是一篇沒有來源的匿名文章。

從使用者角度來看,這些細節也能提升品牌形象。人會覺得「這網站可靠」,AI 會覺得「這資料可信」。雙重效益同時達成。

AI與網站互動的兩種路線:API 與瀏覽器操作

未來 AI 不只會「讀」網站,還會「操作」網站。這裡有兩種方式,一個是透過 API,另一個是直接 操作瀏覽器

API 的做法
API 是一個乾淨的通道,讓 AI 能夠直接存取正確的資料。比方說,電商網站可以提供商品查詢 API,回傳即時價格與庫存;旅遊網站可以提供票務 API,讓 AI 幫使用者查詢班次或預約座位;診所可以提供掛號 API,AI 就能直接替病人預約門診。
API 的好處是 快、準、穩。它不會因為前端排版變動而失效,也能避免 AI 抓到過期或錯誤的資訊。這等於把網站升級成「AI 能直接使用的資料平台」。

瀏覽器操作的做法
如果網站沒有提供 API,AI 還是可能透過「操作瀏覽器」來完成任務。現在已經有一些實驗性的工具,例如 AutoGPT 或 Bing Copilot,它們能模擬人類的點擊與填表單。假設使用者對 AI 說「幫我訂一張明天七點的餐廳位子」,AI 可以自己打開餐廳網站,找到訂位表單,輸入時間與人數,最後完成動作。

這種方式的優勢在於「通用性」,就算網站沒有 API,AI 也能硬做。但缺點是效率與準確性比較差。網頁如果設計過於複雜、流程不清楚,AI 就可能操作失敗,最後轉去找別家網站。

對網站的啟示
最聰明的策略,是 兩手並行

  • 網站設計要語意化、清晰,避免關鍵操作被藏在複雜的 JS 控制元件裡,方便 AI 直接操作瀏覽器。
  • 同時逐步提供 API,讓 AI 能快速取得正確資料,減少出錯。

這樣一來,不論 AI 採用哪種方式,你的網站都能成為被選用的來源。

提供快速、安全,還要會講多種語言

AI 在挑選來源時,會檢查網站的基本條件。網站打開速度太慢,它可能直接忽略。沒有 SSL 憑證,甚至可能被判定為「不安全網站」。這些在過去被當作技術細節的東西,現在卻會直接影響能不能被 AI 使用。

另外,多語系的支援也會影響 AI 的選擇。AI 面對的是全球使用者,如果你的網站只有單一語言,就只能在有限的範圍曝光。反之,如果有正確的 hreflang 標記與多語翻譯,AI 就能在不同語境下抓取你的內容,幫你接觸更多市場。

想像一個國際旅遊網站,如果只有中文版,就只能在中文查詢裡被引用。但如果同時有英文、西班牙文版本,AI 在面對來自不同國家的使用者時,都能選擇你的內容。這就是國際化在 AI 時代的價值。

最後結論

AI 的確徹底改變了我們使用資訊的方式。人們不再需要一個一個網站慢慢點,而是直接問 AI,然後得到答案。但這不代表網站失去了價值,相反的,網站正是 AI 回答問題的根基。

只是,網站必須同時服務兩種對象:

  • 對人:要有設計感、品牌感、流暢的操作體驗。
  • 對 AI:要有清晰的內容、標準化的結構、可靠的 API,並且設計得讓 AI 也能順利操作。

誰能兼顧這兩個需求,就能在資訊流通的新時代裡站穩腳步,甚至在 AI 生態裡成為不可或缺的一環。

想一眼看穿行銷套路?
        了解品牌行銷新趨勢?
立刻訂閱龐果設計,知曉最新行銷動向!
您可能感興趣
想一眼看穿行銷套路?
了解品牌行銷新趨勢?

立刻訂閱龐果設計,知曉最新行銷動向!

請輸入電子郵件
想一眼看穿行銷套路?
        了解品牌行銷新趨勢?
立刻訂閱龐果設計,知曉最新行銷動向!
請輸入電子郵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