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片設計的未來趨勢,用設計打造出不退流行的名片款式

名片設計的未來趨勢,用設計打造出不退流行的名片款式

目錄

文章摘要:

名片設計的核心價值在於「被記住」。在商業社交中,一張有特色、有設計感的名片能夠成為第一印象的加分項,避免淹沒在眾多名片之中。好的設計不僅展現專業與品牌個性,也能延伸為話題與行銷工具,例如特殊造型、燙金、雷雕或具備實用功能的設計。即便在數位化時代,實體名片仍因質感與儀式感無可取代。透過印刷工藝與後加工技術的運用,名片已從單純的聯繫媒介,發展為代表品牌質感、創意與格調的重要設計品。

名片的起源以其發展過程

從古至今,名片就是一種代表身分象徵的信物。名片的起源來自於交往,不論是古代人或是現代人在互相拜訪,或是社交活動中都會習慣遞出代表自己身分的信物,至今仍是風靡全球的一種社交模式。

東方使用名片最早可追朔於戰國時期,當時的名片使用木片以及竹片手寫製成,被稱為「謁」或者是「名刺」,上面會詳盡的記載姓名、職稱,以及表示家世出身的「表字」、「號」和「籍貫」,不僅僅讓對方了解你的身分,也是古代的一種社交禮貌,直到明清時期,才正式有「名片」一詞出現,與外國的通商也加速了名片使用範圍的擴大。

現代具有商業意義的名片來自於西方,民初時期,中西文化交流頻繁,以往的名片使用多為官員或有身分地位的人,而在清末民初開始名片的普及化,演變至今人人皆會使用名片的一種文化。現代化的名片多使用印刷,也擁有了更多的創意以及藝術性,在設計上也呈現更加多元的表現。

為什麼名片需要設計?

商業社交中第一重要的事其實就是被人記住,不論是商品需要被記住,你也需要被記住。這時候有特色的名片就是幫助你「被記住」的重要角色,如何讓人印象深刻,怎麼樣能夠讓你的名片不會淹沒在茫茫的名片海中而獲得後續聯繫呢? 這時名片設計就是可以成功脫穎而出的關鍵。

人都喜歡美麗特殊的事物,當我們參加一個聚會時,最亮眼的永遠都是用心設計過服飾搭配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他的用心,輕易地抓住全場的目光。有設計感的名片就像是為平板的名片穿上用心的衣裳。在一個社交場合中,我們通常都會拿到許多的名片,在眾多平平無奇的名片中,突然看到一張具有特色、富有設計感,或是有造型的名片,你就成功了第一步。

有特色的名片為你的第一印象更加分,也可以成為引發關注討論的推手。像GOOGLE的名片,充滿了品牌的繽紛色彩,與時俱進創造不同樣式的名片,在愚人節時甚至配合節日製造「神奇寶貝訓練師」的職位名片,符合他們有趣創新又簡潔的品牌個性,也讓我們對他有更深刻的印象與討論。有些咖啡廳就把名片設計成杯墊的形式,讓你可以方便帶回家,當下次你在使用這個杯墊時,或是朋友來家作客發現這個杯墊設計很特別,你們就會一起想到這家咖啡廳,這讓一張名片就把行銷也帶入了生活中。

名片可以透過設計,讓他代表著你的品牌個性,為你代言。有些名片設計,用雷雕的效果呈現商品的特色或是圖樣,不僅僅吸引人去仔細觀看,更能達到用一張名片就為你宣傳的效果。具有當地特色或是特殊意義的名片,甚至可以被收藏。有質感的品牌,可以設計典雅大方,讓符合你們調性的合作夥伴輕鬆地找到你。設計,賦予了名片更多的價值感,現代追求個性化、追求特別,「有意思」的設計更能留住目光,也能讓你在眾多名片中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數位化時代,透過名片設計還能保留其優勢

名片是社交場所互動的橋樑,在資訊快速傳遞的世代下,越來越多人為了節省成本開始使用電子名片,動動手掃掃QR Code ,輕鬆就能獲取對方的名片,在這樣的趨勢下,為何很多人還是選擇使用實體名片呢?

實體名片是從古至今一直沿用的交流方式,名片是互相認識的第一步,也帶給對方深刻的第一印象。名片設計常常帶有大量的個人信息,包括聯繫方式,職位或是品牌等等,讓合作夥伴可以更方便地找到你、認識你,而引發後續的聯繫合作。很多人認為擁有名片是一種比較正式的互動,因此名片還是在現代各式場合中仍保留的重要社交禮節。

名片設計,質感名片設計,特殊名片設計,名片印刷

有些人會覺得有電子名片為何還需要紙本? 在大量資訊的環境下,其實電子名片很容易就淹沒在眾多訊息中,可能在你掃了二十、三十個QR Code之後,你大概已經在各種名片中暈頭轉向了,數位名片就會變成一條條沒有生命感的清單,聯繫交流也變得缺少記憶感。數位化後也減少了許多的社交性,例如遞出名片的握手,或是肢體表達等等。更重要的一點,當今天網路卡頓時,你將會遇到一個尷尬的情況—名片遞不出去的窘境!

實體名片可以帶來與瀏覽頁面不同的感受,也具有更強烈的社交性,在面對面遞出時也能讓對方有更深刻的印象,在大量資訊的洗禮下不容易讓人遺忘。許多具有身分地位的人仍會印製專屬於自己的名片,實體名片仍然在社交中保有一席之地,各個展會或場合仍可以看到名片交流的場景。 

常見的名片印刷方式

四色印刷

色彩是印刷的基礎,數位影像與一般印刷的形式不同而有不同的色彩模式。一般網頁在螢幕顯示中使用的是RGB模式-分別為R(紅) G(綠) B(藍)。運用色光三原色疊加為白光,稱為「加色法」。一般印刷採用CMYK四色印刷模式,分別是C(青)M(洋紅)Y(黃)K(黑) 四色,屬於色料堆疊的「減色法」,印刷的色料、墨水、油墨大多為四色,利用青、洋紅、黃三原色混色加上黑墨,混色網點疊印出原稿的色澤工藝。

在名片時為避免顏色出現偏差,或是有印刷無法支援的顏色,在印刷時一律將顏色轉成CMYK是最好的選擇,準確顏色也會因不同廠牌的色料配方而有些微不同。

凸版印刷

凸版印刷是歷史最悠久的印刷加工方式,讓印刷的呈現可以更加多元。凸版印刷,顧名思義就是印刷版為凸的,壓印後可以擁有不一樣的印刷質感,比起一般印刷看起來更細膩精緻,有些會附上顏料透過壓印方式,將油墨轉印到印刷品上面,油墨濃厚色彩鮮艷,通常會選用稍微有厚度的紙張,更能體現圖版印刷的手感,展現古老的工藝技法。

燙金

燙金是一種低調奢華感的印刷呈現,金色帶給人高貴華麗的視覺,印在賀卡、名片、邀請函等等,都可以給人帶來質感與用心地設計感。燙金是利用燙印工藝,用金箔紙和燙金版印在指定的位置上,也可以依照顏色不同印出燙銀、燙紅等等的效果。

琺爾桌遊空間名片設計精緻且具有質感。

名片設計印後加工的種類

覆膜

一種常見的印後加工,在紙製品覆上一層塑膠膜,保護紙面防止磨損刮傷,或是滴水暈染,一般書籍封面或是產品型錄或是高級一點的紙袋都會使用覆膜,可以選擇全面或是局部覆膜,覆膜部位會呈現光澤感,也可以依照印刷效果選擇霧面或鏡面光的質感。

上光

為了提升印刷品品質,以及觸摸手感,很多人都會選擇上光,不僅僅可以提高紙面的亮度以及耐磨強度,還可以讓名片更有立體感。一般種類分成光油上光、PVA上光、UV上光、PVC上光、局部立體上光、亮面上光、霧面上光、局部上光、全面上光…等。如果希望在名片上加強提升立體感及紋路,可以選擇局部上光或是局部立體上光,讓紋路呈現更明顯,更能表達出視覺的重點。

打凹凸

呈現摸的到的質感,打造浮雕般的立體感,使用凹凸模具壓印出希望呈現的重點,一般會使用厚度較高的紙張,讓觸感更清晰。打凹凸又會因角度和深度不同呈現不一樣的效果,角度主要分成4種為30度、45度、50度與60度,深度則為1mm、1.5mm、2mm與2.5mm。如果希望凹凸更明顯,那打凹凸的範圍就不能太細小,以大和不複雜為原則,凹凸深廣度也會依材質厚度有所不同喔。

雷射雕刻

雷射雕刻可以應用於各種不同材質,鏤空的設計搭配不同地圖樣雕刻,展現與眾不同的設計感,為你的名片或是印刷品及包裝帶來更具有細膩及特殊性的效果,或者應用於文字雕刻,在名片上使用給人帶來更深刻的印象,突顯你的個性品味。

誠昕科技名片的雕刻觸感帶來不同視覺感受。

模切

模切是一種使用模切刀具或鋼線,在紙上運用壓力裁切或者產生壓痕設計的一種工藝,多用於紙盒或是模型製作,也有運用於名片產生富有造型感的設計,例如建築公司設計壓痕名片,當順著名片壓痕折起時,就可以變成立體的造型,為名片提升附加價值與特殊性,更具有視覺感,也很符合建築公司的特性。

名片從古代發展至今,不論是名字、使用材質或是形式都已經產生了不同的變化,不變的本質就是人和人之間互相認識的媒介。數位化時代,智能名片、數位名片開始被使用,但是實體名片這種可以觸摸的溫度與質感是無法被取代的,古老的工藝也不會輕易被忘記,在交流時名片仍佔有一個重要的地位。

結論

隨著時代進步與科技發展,在名片設計上的工藝越來越進步,運用在印刷以及印後加工的技術日新月異,有新的想法與創意可以被新的技術做出來。在快速資訊傳遞和接收下,設計變得更加重要,有創意和創新就不容易被淘汰,越來越多人開始重視名片的質感與價值的提升,藉由設計吸引相同調性的目標TA,成為行銷推廣自己的一部份。

名片,就像是我們的代言人,不僅是自我介紹的工具,也是一種個人質感與格調的代表,我們都希望被記住,因此創造出不容易被遺忘,甚至可以被收藏讓人捨不得丟掉的名片。設計和新的想法可以幫你做到,未來在技術的革新下,名片的發展會更加的多元,也許未來更多人開始接受電子名片,但實體名片的可能性也在不停地更新和設計想法地與時俱進下,成為新的藝術品和收藏時尚,有機會以不同的面向在這個世代找到更多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常見問題:

設計能讓名片成為第一印象的亮點,展現專業與品牌個性,不僅幫助被記住,還能成為社交場合的話題,提升後續聯繫的機會。
實體名片具有儀式感與質感,遞名片的互動能加深記憶與交流,即使在數位化時代,仍是正式場合的重要社交禮節。
主要有四色印刷、凸版印刷與燙金。四色印刷色彩豐富,凸版印刷展現細膩質感,燙金則呈現低調奢華感。
常見的有覆膜、上光、打凹凸、雷射雕刻、模切等,能強化視覺效果與觸感,讓名片更具獨特性與收藏價值。
除了清楚的基本資訊(姓名、職稱、聯絡方式),還要兼顧品牌調性、設計感與印刷品質,才能真正凸顯專業形象。
台灣常見尺寸為 90×54mm,國際也有 85×55mm 的規格。設計時可依印刷廠標準或品牌需求調整,但要注意方便收納於名片夾或錢包。
常用銅版紙、象牙卡、一級卡、美術紙等。若追求高質感,可選擇厚卡紙或特殊紋路紙材,搭配後加工更能展現品牌特色。
依產業而定。像房仲、業務放上照片能加深印象,但設計師、品牌公司則多以圖形、LOGO 或色彩風格來凸顯專業與美感。
可分為極簡專業風、創意趣味風、高端典雅風、品牌色系延伸等。風格需依品牌調性與目標客群決定,保持一致性才能建立辨識度。
單面設計簡潔清爽,雙面則能放更多資訊或呈現設計巧思。若要加強品牌形象,雙面設計更具彈性與實用性。
建議不要。社群 QR Code 點密度高,放小不好掃,放大又破壞版面。更合適的做法是直接列出帳號名稱或網址,既清楚又不影響設計感。
您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