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色彩不只是美感的呈現,更深刻影響人們的心理與品牌印象。
一個成功的品牌設計,往往從色彩開始。色彩理論中最重要的三個概念是「色相、明度、彩度」:色相是顏色名稱,明度代表顏色的明暗深淺,而彩度則反映色彩的鮮豔程度。了解這三者的關係,有助於掌握色彩搭配的基礎。
不同色調能帶來不同心理感受:暖色系如紅、橙、黃給人熱情與活力,常用於食品與娛樂品牌;冷色系如綠、藍、紫則象徵專業、安全與信任,適合科技、醫療與保健產業。品牌在選擇色彩時,必須考量受眾特性與想傳達的情感。
在實際應用上,常見的配色方式包括單色、相似色、對比色、互補色與矩形分割,每種搭配都會影響品牌的整體風格與視覺平衡。品牌代表色不僅是辨識的關鍵,更能提升曝光度與消費者的信任感。
想找到最合適的品牌色,可以依循三步驟:製作品牌情緒板、擷取代表色、進行主色與輔助色分配。只要掌握這些原則,就能打造出具有一致性、記憶點強烈的品牌視覺識別。
人們在生活中總會無意識的選擇色彩,一早起床從衣服、襪子、包包,甚至是食物的外包裝都在進行選擇,這樣不自覺的擇色行為,其實背後隱藏著一套完善的色彩理論,其中闡述了色彩間的關聯,以及配色的視覺效果。下面我們將會探討色彩對品牌的影響,以及如何將這些觀點延伸到相關的品牌設計上面,在文章結尾,我們將一步一步引導你掌握自己的品牌代表色,讓你在廣告與行銷的路上無往不利。
品牌與色彩理論的關係
色彩理論的內容說明了色彩不單只跟藝術美感有關,還能影響人們的身心理狀態,甚至因為宗教文化的不同,對色彩也會有著不同的解讀。因此,色彩理論對於需要色彩幫助的人,無論是為了設計LOGO的品牌,或是需要做活動傳單的商家,還是想靠名片贏得第一印象的業務來說,都是值得關注的知識點。
應該了解的色彩專業術語
在進入色彩理論的世界之前,我們必須先來搞懂這三個詞彙「色相、明度、彩度」,這三個詞彙大部分的人都聽說過,甚至可能對它們也有粗淺的了解,不過你的理解正確嗎?讓我們一起看下去吧!
色相(Hue)
簡單來說就是「顏色的名字」,除了彩虹的紅、橙、黃、綠、藍、靛、紫,還有衣櫃必備的黑、灰、白,舉凡像是乾燥玫瑰、檸檬黃、楓葉棕、知更鳥蛋藍……等等,都是所謂的色相。
不過在認知的領域中,有些色彩仍處於模糊地帶,很多時候為了顏色名稱與實際對應的色彩的理解,就消耗了不少溝通時間,因此為了溝通的便捷,就出現了色環。
色環(Color Wheel)

由近代色彩學大師Johannes Itten發明的概念,從科學的角度將色彩的三原色混合衍生而出的12種色相,並且以圓圈排列顯示,用於表示每種色彩之間的關係。
色彩之間的關聯性

- 原色(Primary Colors):無法經由調配獲得的色彩。
- 二次色(Secondary Colors):由兩種不同的原色等比例調配而成的色彩。
- 三次色(Tertiary Colors) :透過混合相鄰的原色和二次色調配出來的。
明度(Value)
明度指的是「色彩的深淺」,不同於人們所說的「顯眼的色彩」,比如黑色與白色,色彩較淺的明度就高,色彩較深的明度就低,同理可據,灰階的明度就不難了吧!

假設基本的黑白灰還是不能讓你明白明度的意涵,那我們可以再來判斷下面色彩的明度:

就上面的色彩判斷,我們可以逐漸了解為什麼前面說所謂的明度與人們口中的「色彩明亮」,又或者是「顯眼的色彩」無關,人們認知的「亮」與「顯眼」是基於待會要談的彩度深淺,也就是鮮豔度的深淺,所以當有人稱讚某些品牌色彩亮眼的時候,你就該明白這跟明度是沒有關係的。
彩度(Chroma)
如上述,彩度所指的就是「色彩的鮮豔程度」,這樣的概念講起來似乎很簡單,不過就三個詞彙來說「彩度」的水是最深的!就人們平常理解「顯眼」的概念而言,上段色彩判斷提到的明度高的湖水綠應該被會歸類在高彩度的範疇。

不過如果你也是這麼想的,那可就大錯特錯了!站在彩度的視角來說,黑色與白色的色彩鮮豔度都是最低的,所謂的湖水綠與墨綠,其實就是加了白色的綠色與加了黑色的綠色,其色彩的鮮豔程度都比不過正綠色。
淺談色彩對品牌影響
在了解完色彩的配色原則後,接著我們要探討的就是色彩的心理學,主要會著重在色彩對人們的影響,畢竟對品牌而言,塑造消費者對品牌形成正面的認知是非常重要的。
暖色調
暖色調擁有豐富的情感表達,鮮明的色彩會刺激感官引發愉悅感受,不過如果運用過多的暖色系,畫面就容易變得眼花瞭亂,因此暖色系除了單色使用,還可以作為強調色點綴冷色調達到畫面平衡。
紅色
熱情、權威、自信
紅色雖然不像黑灰白三色一樣耐看,卻有著無窮的潛力,大部分用紅色當品牌主色的品牌都有極高的忠誠度,不會輕易地更換品牌主色。
新聞業、速食業

橙色
親切、坦率、開朗
這大概是最少人喜歡的色彩吧!要搶眼的色彩,有黃色跟紅色;要耐看,有藍色跟紫色。不過,根據調查發現兒童很容易被橙色吸引住目光,因此還是有不少品牌會使用橙色。
運動業、餐飲業、兒童相關行業

黃色
希望、愉悅、活力
通常使用黃色的品牌都擁有部分共通點,像是具有價格優勢、社交需求,或是食品相關行業,並且一定會搭配其他色彩,例如:黑色、藍色、紅色等,凸顯黃色的高彩度。
房仲業、服務業 、通訊業

冷色調
相較於暖色調豐沛的情感,冷色調往往會帶給人平靜安定的力量,以及值得信任的感受。品牌運用互補色的加強,又或者是暖色調的襯托,都可以讓色彩擁有更多的變化。
綠色
自由、安全、和平
看到感受還不知道有哪些品牌適合使用嗎?綠色屬於中性色,在色彩心理學中會有平衡的效果,因此如果想要強調親和力的品牌,就十分適合使用綠色。
保健食品業、醫療業、環保業

藍色
堅定、科技、未來
最多品牌使用的色彩非藍色莫屬,藍色擁有的專業、俐落、沉穩,正是品牌最希望展現給消費者的特質。不過由於太多品牌都使用藍色,因此有部分的品牌會根據屬性,退而求其次選擇紫色或綠色作為品牌主色。
通訊業 網路科技業、電子業

紫色
神秘、優雅、浪漫
雖然紫色不夠醒目,不過紫色在古代可是皇權的象徵,因此想要樹立權威的品牌就非常適合選擇紫色。同時紫色也有奢華的意謂,如果是女性用品相關行業,也可以運用紫色拉抬品牌的定位。
科技業、美妝業、服飾業

了解配色原則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組合
根據色彩理論,以及色環的排列方式,可以發現色環的一邊為暖色系的黃色、橙色和紅色,另一邊則是冷色系的綠色、藍色與紫色,下面帶著大家了解幾個結合色調運用的常見配色方式:

單色(Monochromatic Colors)
以單一色彩作為焦點,通常會混合明度、彩度變化做搭配,在簡化設計的同時,也讓整體品牌感受不會過於單調。
相似色(Analogous Colors)
如果品牌要採用相似色的搭配只要遵守一個原則,就可以有著和單色配色相同的和諧感受,那就是要從頭到尾保持相同的暖色調,亦或者冷色調,塑造出品牌鮮明的個性。

對比色(Contrast Colors)
主要由三種等距的色彩組成,並沒有局限於一定要3種原色,又或者是3種二次色,不過對比的色彩配色很容易失去平衡,因此在使用等距色彩時,必須掌握色彩層次,所以通常使用對比配色會選定一個主要色彩,然後用其餘兩色作為點綴襯托,避免品牌感受混亂失衡。
互補色(Complementary Colors)
這種配色方式其中一色通常會是原色,另外一色是二次色。通常品牌代表色如果使用這種配色方式,那就是為了強化對比度,以增加品牌的視覺強度,讓消費者可以快速產生記憶點。

補色分割(Split-Complementary Colors)
與互補色雷同,不過另外的兩種顏色會是二次色的相鄰色。整體的效果和互補色不同,這樣的搭配少了強度,不過卻讓色彩的對比更加柔和,帶出不同品牌的視覺魅力。
矩形分割(Tetradic colors)
矩形分割在運用上通常都是選擇一個主色,再通過降低其他色彩的飽和度維持畫面的平衡,雖然從視覺上來看互補色的搭配已經非常強烈了,但是矩形分割可以讓原本難以搭配的品牌色彩顯得更加豐富和諧。
品牌代表色的重要性
在品牌的經營中,色彩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為每一種顏色都有喚醒人們潛在感受的能力,人們對於品牌或產品的潛意識判斷會受到色彩的影響,因此,如何為品牌選擇合適的代表色就顯得特別重要,並且合適的代表色可以幫助品牌提升曝光度,帶來無限的商機!
如何找到合適的品牌代表色?
了解完上述的基本觀念後,我們將進入今天真正的重點,透過3個完整的步驟,幫助大家順利的找到屬於自己的品牌代表色:
步驟1:尋找色彩靈感
這個部分通常可以運用下面幾種方式找到你想要的色彩:
情緒板(BRAND MOOD BOARD)
在之前一篇帶你快速了解LOGO設計領域的文章,就有稍微提過,如果大家對於LOGO設計流程有興趣的話,也可以點擊過去瀏覽,下面我們針對情緒板作較為詳細的講解,讓大家都可以輕鬆上手。
品牌情緒板就是能完整傳遞品牌感受與情緒的板子,簡單來說就是把「想法具像化」,把所有與品牌有關的圖片、字型、素材匯集在相同的地方,讓之後的設計執行有一個參考標準。
情緒板該如何製作?
確立品牌的目標受眾
品牌的年齡層在什麼區間?品牌想帶給受眾什麼樣的感受?希望吸引擁有什麼興趣的族群?想要鎖定什麼性別的族群?
我們在步驟會協助業主完善目標受眾的輪廓,並經由輪廓找出和品牌相符的2至5組的關鍵字,這樣才可以根據關鍵字設計出既能吸引目標受眾,也能符合業主需求的品牌風格。
從關鍵字延伸聯想
俐落、活潑、優雅
剛剛找出的關鍵字有一部分可能會有抽象的感覺,例如:俐落、活潑、優雅……等等,這時候就要對這些關鍵字在進行更具像化的聯想:
| 俐落 | 活潑 | 優雅 |
| 灰階、直線條、黑體 | 圓體、暖色調、手繪曲線 | 雜誌、明體、紫色 |
蒐集情緒板素材
其實除了在搜尋引擎尋找靈感以外,還可以運用其他不同的網站進行靈感搜索,這裡推薦幾個龐果設計師常用來找靈感的網站:

- Pinterest:已經儼然是設計師們的IG,上班下班都在瀏覽,所以只要在網站花點時間,就可以獲得大量的素材,並且Pinterest有一個很棒的功能,那就是Pin(圖釘),可以幫助我們快速將有感覺的圖片蒐集起來,甚至你也可以將素材先釘於Pinterest,方便之後的統整與分析。
- Pixabay:是一個免費商用圖片網站,除了找尋靈感外,之後經營社群有需要情境圖也可以從這裡下載。
- Behance:Behance比較偏向設計師作品交流平台,有很多的設計師會將自己的作品上傳到Behance上。不過目前它已經是Adobe的服務之一。
品牌情緒板收集的要領有哪些?
我們在製作情緒板時,通常會針對下列幾點作為主要蒐集項目:
- 圖片:什麼樣的圖片會讓你聯想到你的品牌?
- 色彩:在第一瞬間,你的品牌類型會出現什麼樣的色彩?
- 字型:你的品牌感受應該是俐落、圓潤,或是優雅?
情緒板的蒐集其實非常主觀且彈性,包括設計師在執行前通常都會花上一些時間,把符合感覺的素材通通抓出,所以只要確保抓出的素材有你想要的感覺,不需要限制自己一定要蒐集單一的元素。
情緒板的素材統整
蒐集完素材後,可以檢視所有的素材刪除其中不和諧的部分,這樣你就會獲得一份情緒板,之後不管在找社群貼文的素材,或是想微調形象設計,都可以遵循這一份情緒板,確保不管時間如何流逝,品牌整體風格不會產生任何改變。
假設你還沒有製作情緒板的話,你也可以透過網站的配色工具或找現成的色彩組合作後續的品牌設計,不然也可以來找我們展開案前的諮詢,讓我們協助你完成品牌的風格指南。
步驟2:擷取品牌色彩
完成情緒板後,再來就要從情緒板中取得品牌色彩,設計師比較常用的工具當然是Illustrator/Photoshop,不過沒有的話,也可以用線上的網站Canva自動吸取色彩,功能其實差不多,唯一的缺點就是你無法針對單一色彩進行微調。
步驟3:色彩分配
這個部分就可以運用前面分享過的配色原則,我們通常會將品牌色彩歸類成三個部分,分別是主色、強調色,以及輔助色。
- 主色:代表品牌的主要色調,可以影響品牌整體形象與氛圍,使用的範圍最為廣泛。
- 輔助色:可以運用在背景、字型色彩,主要的任務是讓品牌的視覺感受達到平衡,因此這部分的色彩大多離不開黑灰白。
- 強調色:通常會運用互補色,亦或暖色調,達到強化視覺效果,及吸引目光的功能。
品牌色彩選擇之後
確立品牌代表色後,便可以將其延伸運用到品牌的識別設計,建立推廣品牌的第一個接觸點,創造對的感受讓消費者對品牌產生認同,進而在實際接觸過後產生歸屬感,成為品牌忠實的擁護者。
如果你還在煩惱品牌的色彩設定,或是品牌的識別設計,歡迎你到龐果設計與我們展開討論,在設計過程中,我們會從不同的面向持續提供建議,讓最終的設計不單僅是設計,而是能獲得商業價值的無形資產。
常見問題
為什麼色彩在品牌設計中這麼重要?
因為顏色不只是視覺元素,更能影響人們的情緒與心理判斷。
不同顏色會帶來不同的感受,比如紅色讓人覺得熱情、黃色給人愉悅、藍色則讓人感到專業與信任。
品牌選擇對的色彩,能讓消費者在第一眼就建立印象並產生情感連結。
什麼是色彩理論?
色彩理論是研究顏色之間關係與搭配效果的學問。
它告訴我們顏色如何影響視覺平衡、心理感受與品牌印象。
常見的基本概念有三個:
-
色相(Hue):顏色的名稱,如紅、藍、綠。
-
明度(Value):顏色的明暗程度。
-
彩度(Chroma):顏色的鮮豔度或純度。
暖色系和冷色系分別代表什麼?
-
暖色系(紅、橙、黃) 給人熱情、活力、溫暖的感覺,常被應用在食品、娛樂、運動品牌。
-
冷色系(綠、藍、紫) 帶來安定、專業、信任的印象,適合科技、醫療、環保類品牌。
顏色的選擇應該根據品牌屬性與想傳達的情感氛圍來決定。
品牌配色有什麼原則可以遵循?
可以根據「色環」理論搭配常見的幾種組合:
-
單色系:使用同一顏色的不同明度與彩度,整體簡潔一致。
-
相似色:選用相鄰色彩,讓視覺更柔和協調。
-
對比色:三種等距顏色組合,畫面活潑但需注意平衡。
-
互補色:兩個對立顏色,能提升對比與記憶點。
-
矩形分割:使用四種顏色,主色明確、輔色調和,增加層次。
要怎麼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品牌代表色?
可以照以下三步驟進行:
-
製作品牌情緒板:蒐集能代表品牌感受的圖片、字型、色彩。
-
擷取品牌色彩:從情緒板中挑出重複出現的主色。
-
規劃配色比例:區分主色(主導形象)、輔助色(平衡畫面)、強調色(吸引注意)。
品牌代表色可以改變嗎?
可以,但要非常謹慎。
顏色是品牌長期累積的識別資產,若要更換,應該確保新的配色仍保留品牌的精神與一致性,
建議搭配品牌改版或策略調整時一併進行,並透過過渡期慢慢讓市場適應。
不同文化對顏色的理解會有差異嗎?
會!顏色在不同國家和文化中有不同的象徵意涵。
例如白色在西方代表純潔,但在東方卻與哀悼相關;紅色在亞洲象徵喜氣,但在某些文化中可能意味危險。
所以品牌在跨國推廣時,一定要考慮文化差異來調整配色策略。
品牌色除了視覺效果,還會影響行銷成效嗎?
會。
顏色能影響消費者的決策與購買情緒,研究顯示多數人會在幾秒內根據顏色決定對品牌的印象。
所以選擇正確的品牌色,能直接提高識別度、信任感與轉換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