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AI 已改寫搜尋規則!實測揭露什麼內容最容易被引用

目錄

重點摘要

本報告透過三項實驗,觀察 Google AI 模式在不同主題(食譜、SEO、旅遊規劃)下的引用網站行為,進一步分析其取材邏輯與偏好。結果顯示,AI 每次回應平均會引用 8~10 個網站,顯示出高度一致的結構與穩定性。然而,它在選擇來源時,並不特別偏好中文或在地內容,而是明顯傾向權威性高、內容結構清晰、教學導向明確的網站。

在食譜與旅遊主題中,AI 偏好引用食譜平台與旅遊指南網站,並會整合 Google 自家的服務(如 Maps、Flights)作為補充。而在 SEO 主題中,AI 幾乎全面參考國際級網站如 link-assistant.com、brightedge.com 等,僅少數中文網站出現在結果中。

整體而言,Google AI 的資訊生成以「權威優先、語系中立、內容結構導向」為核心邏輯,對品牌曝光與 SEO 策略具有重要參考價值。

隨著生成式 AI 的快速發展,Google 的搜尋體驗也邁入新的階段。越來越多使用者開始嘗試透過 Google 的 AI 模式取得更快速、整合性的答案,不再只是點擊連結、逐一比對資料,而是直接從 AI 的生成內容中獲得解答。

為了釐清這些問題,我們設計了三組主題實驗,分別從食譜、SEO 教學與旅遊規劃三個方向,觀察 Google AI 在回應時引用的網站數量、來源分布與語言偏好,進一步分析其資料選擇邏輯與背後的偏好傾向。

實驗一:搜尋 如何做蛋炒飯

在此次實驗中,以「怎麼做蛋炒飯」為題,連續進行了 20 次相同問題的 Google AI 模式回應。每次回應所參考的網址數量介於 6 到 12 個之間,平均約 9.1,顯示 AI 在多次生成中整體穩定,但仍存在一定幅度的變化。

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
19119
2101210
371311
4121411
57159
6101611
77176
88187
961910
10112011
統計項目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
數據9.1126

在分析中,統計了這 20 次回應中,AI 於搜尋結果中「直接顯示」的前三個網址。這些網站代表在 AI 回應中最容易被優先曝光的來源,具有較高的行銷與品牌能見度潛力。

結果顯示,yuhtay.com(料理部落格〈How to Cook Yangzhou Fried Rice〉)與 cookpad.com(台灣食譜平台)分別出現 17 次,穩定佔據前列。其次為 leezen.com.tw(綠色食品與食譜專欄),出現 9 次,為國內來源中表現最穩定的高曝光網站。

此外,Yahoo 新聞(tw.news.yahoo.com)出現 8 次,能見度仍相當良好;而 自由時報(food.ltn.com.tw)與 台東甜點女孩部落格等則屬中低頻曝光(約 2~3 次),多作為延伸補充來源。

整體而言,這些高頻網站顯示,AI 在料理主題的搜尋結果中傾向優先呈現「食譜結構清晰、內容完整且具信任度」的來源,這對品牌曝光與 SEO 策略具有明顯的參考價值。

進一步統計 20 個回應中 AI 所引用的所有網址,共得到 28 個獨立網站,顯示 AI 在多次生成過程中對特定來源具有高度一致的偏好。

AI模式 前三名引用頻率最高的網站包括(出現在前三名的次數):

  • cookpad.com(台灣食譜網站),出現 19 次,為最常引用來源;
  • yuhtay.com(料理部落格)與 Yahoo 新聞食譜報導各出現 18 次;
  • fusedbyfionauyema.comauntieemily.com 分別出現 16 次與 15 次,同樣屬於高頻來源。

中頻網站如 leezen.com.twsangskitchen.comtaitung-dessertgirl-blog.tw 等,出現次數介於 9~12 次之間;另有多個低頻來源(1~4 次)分布於國內外料理教學平台與個人部落格,例如 Tiffy CooksOmnivore’s CookbookYouTube Shorts 等。

整體來看,AI 在「如何製作蛋炒飯」這一主題中,展現出明顯的趨勢──以食譜網站為核心,輔以多元來源補充。它偏好引用能直接呈現步驟與比例的實用性內容,而非單純的新聞或評論。
同時,出現頻率較高的網站多屬「高權重食譜平台」或「具原創內容的料理部落格」,顯示 Google AI 在烹飪類主題中傾向優先採信具專業度與互動性的來源,以確保回應的實用性與可信度。

實驗二:搜尋 什麼是長尾關鍵字

在此次實驗中,針對相同問題「什麼是長尾關鍵字」共進行了 20 次 Google AI 模式回應。每次回應所引用的網址數量介於 7 至 14 個之間,平均約 10.05,整體表現穩定,但仍可觀察到在引用數量與來源分布上存在一定的變化幅度。

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
18118
291214
39137
4121410
591512
691610
771712
8141811
981912
1092011
統計項目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
數據10.05147

分析統計了這 20 次回應中,AI 在搜尋結果中「直接顯示」的前三個網址,以了解哪些網站最容易被 AI 優先呈現,代表其在搜尋結果中的可見度與行銷價值。

結果顯示,AI 模式前三名最常顯示的網站為(出現在前三名的次數):

  • link-assistant.com(〈Long Tail Keywords〉)出現 18 次,為最穩定的主要來源;
  • brightedge.com(〈Long Tail Keyword〉詞彙解釋)出現 15 次;
  • whoops.com.tw(長尾關鍵字教學)出現 7 次,為台灣曝光度最高的中文網站。

此外,backlinko.com 出現 5 次、neilpatel.com 出現 3 次,而 ahrefswhitepeakdigitalsemrush 等各出現 2 次,顯示 AI 在 SEO 類主題中仍以國際權威網站為主要依據;少量低頻來源如 awoo.aicontenta.twyoast.com 等,則補充了語系與內容的多樣性。

整體而言,AI 在此類 SEO 主題的生成中,明顯偏好「權威度高、內容結構清晰且具教學性」的網站。這些能夠被 AI 排入「首屏顯示」的來源,通常擁有更高的行銷價值與自然曝光機會。

進一步整理 20 次回應中所有被引用的網址(排除第一個 li 並去除重複)後,共得到 30 個獨立網站,呈現出 AI 在資訊檢索時的主要依據與延伸來源分布。

結果顯示,AI 模式前三名最常顯示的網站為:

  • link-assistant.com 的〈Long Tail Keywords〉幾乎在每次回應中都出現,達 20 次,為最高;
  • brightedge.com(18 次)以及 whoops.com.twindeed.com(各 14 次)緊隨其後;
  • backlinkowhitepeakdigitalneilpatel 等知名 SEO 教學網站各出現 12 次。

整體來看,AI 在回應「長尾關鍵字」主題時,明顯傾向引用具專業權威與實戰導向內容的 SEO 教學網站,例如 YoastAhrefsSEMRushFoundation Inc 等,並輔以部分台灣或中文來源(如 whoops.com.twcontenta.twadbest.com.tw),展現出跨語系整合的檢索能力。

此外,仍有部分低頻連結(出現 1~2 次),如 YouTubeawoo.aimangools 等,顯示 AI 會偶爾引用影片教學或行銷工具平台,以增加內容多樣性。

綜合而言,這些結果顯示,Google AI 在處理 SEO 類議題時,傾向以高權重國際站點為核心,再搭配本地化與多樣化來源進行補充,形成一個相對穩定且可信的資訊結構。這樣的傾向不僅反映其內容判斷的準確性,也揭示了對品牌能見度與 SEO 佈局的重要參考方向。

實驗三:搜尋 請幫我規劃高雄到花東三天兩夜的行程

在此次實驗中,針對相同問題共進行了 10 次 Google AI 模式回應。每次回應所引用的網址數量介於 6 至 11 個之間,平均約 8.4,顯示 AI 在生成旅遊相關內容時,整體引用來源穩定、變化幅度不大。

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圖片編號參考網址數量
18611
2976
3688
49911
57109
統計項目平均值最高值最低值
數據8.4116

在分析中,統計了這 10 次回應中,AI 搜尋結果「直接顯示」(無需點擊「顯示全部」)的前三個網址,以了解哪些網站最容易被 AI 優先呈現,代表其在旅遊主題中具備較高的曝光與行銷價值。

結果顯示,AI 模式前三名最常顯示的網站為(出現在前三名的次數):

  • tcawg.com(花蓮太魯閣、台東伯朗大道旅遊行程),出現 10 次,為最主要且最穩定的曝光來源;
  • funtime.com.tw(FunTime 旅遊網),出現 7 次,顯示其在 AI 搜尋結果中具有良好能見度;
  • nickkembel.com(East Coast Taiwan 旅遊指南)、trip.comwelcometw.com 各出現 3 次,屬於次要但持續被納入的中頻來源。

此外,AI 亦偶爾引用低頻來源(僅出現 1 次),包括 Google MapsGoogle Flights可樂旅遊 colatour.com.tw 與部落格 bunnyann.tw。這顯示 AI 在生成部分回應時,會整合 Google 自家服務與台灣在地旅遊資源,以補充地點與交通等實用資訊。

整體而言,AI 在旅遊主題中明顯偏好具備「完整行程頁面、地點導向內容與交通資訊清晰」的網站,並輔以自家生態系(如 Maps、Flights)的輔助資料。能出現在「首屏」的網站因此擁有較高的搜尋權重與行銷潛力。

進一步彙整 10 次回應中所有被引用的網址,共計 18 個獨立來源。其出現頻率分布差異明顯,顯示 AI 在檢索與生成過程中仍存在一定的隨機性與偏好。

出現次數最高的網站包括:

  • tcawg.com(花蓮太魯閣-台東伯朗大道行程)出現 10 次
  • nickkembel.com(East Coast Taiwan 旅遊指南)出現 9 次
  • google.com/viewer/place 出現 8 次

除了外部旅遊網站外,AI 亦多次引用 Google 自家服務,如:

  • Google Maps(地點與路線查詢)
  • Google Flights(機票與航班資訊)
  • Google Viewer / Place(地點詳情頁)

這些結果顯示,AI 在旅遊主題生成中,採取「可信旅遊網站為主軸,搭配 Google 原生服務輔助」的架構。此模式不僅確保內容的實用性與準確度,也讓多次生成結果間展現出自然的多樣性與動態平衡。

總結:

綜合三個實驗結果來看,Google AI 在不同主題下的回應雖然整體穩定,但它其實並不特別偏好中文內容或在地網站,而是更看重網站的權威性與內容品質。

整體而言,AI 每次回應平均會引用 8 到 10 個網站,數量穩定,結構也很一致,顯示它在搜尋與整理資料時有一套固定邏輯。從引用來源來看,它特別偏好那些可信度高、內容清楚、結構明確的網站,語言則不是主要考量。

以下是幾個值得注意的觀察重點:

1. 權威優先,語言其次

不論是蛋炒飯做法、長尾關鍵字策略,還是旅遊行程推薦,AI 都會優先引用權重高的網站,例如 cookpad.com、link-assistant.com、brightedge.com、tcawg.com 等。雖然也會出現中文網站(如 whoops.com.tw、funtime.com.tw),但次數明顯偏少,且通常排在較後面。換句話說,AI 在挑選資料時,更重視網站的可信度與內容實力,而非語言本身。

2. 結構清晰,內容易懂,更容易被引用

被 AI 多次引用的網站大多具備良好的內容架構,比如明確的步驟、定義、流程或教學重點。這類條理分明的內容,更符合 AI 的理解邏輯,也比較容易被引用,進而影響生成結果的品質。

3. 擅長整合來源,尤其偏好自家資料

在旅遊主題中,AI 除了引用外部網站,還會整合 Google 自家服務的資料,例如 Google Maps、Flights 等。這代表它會主動「組合資訊」,將不同來源整合成一個更完整、更實用的回應。

4.前三名曝光的網站會變動

雖然 AI 每次回應時引用的網站數量穩定,但前三名的曝光網站會隨主題和生成次數略有變動。以食譜、SEO、旅遊三個主題為例,各自都有不同的高頻來源,但共通點是:這些網站通常具備高信任度、內容結構清楚且資訊實用,顯示 AI 雖有彈性調整,但仍有明顯偏好傾向。

Google AI 的取材邏輯可以濃縮成三個原則:權威優先、語系中立、內容結構導向
即使問題是用中文提問,AI 也經常引用英文或國際網站。對它而言,語言不是重點,內容的品質與可信度才是關鍵

常見問題

Google AI 在搜尋時會特別偏好中文網站嗎?

不會。實測顯示,Google AI 在引用內容時更重視網站的權威性、內容品質與結構清晰度,而非語言。即使問題是用中文提問,AI 仍經常引用英文或國際網站。只要內容清楚、可信、實用,就有機會被選中。

什麼樣的網站比較容易被 Google AI 引用?

被 AI 頻繁引用的網站多數具備幾個共通特徵:

  • 結構明確(如步驟、流程、FAQ、教學要點)

  • 內容條理清楚、語意清晰

  • 具備一定程度的品牌或主題權威性

例如食譜類的 cookpad.com、SEO 類的 link-assistant.com、旅遊類的 tcawg.com,都是各領域中被反覆引用的高曝光代表。

Google AI 每次回答用的資料來源都一樣嗎?

不完全相同。雖然平均每次會引用約 8~10 個網站,且格式結構穩定,但被放在前三名的網站仍會根據主題、語境或查詢角度出現變動。不過,那些被反覆引用的來源往往都有「高權威 + 清楚架構 + 實用導向」等共通特徵,顯示 AI 雖有彈性,但偏好明確。

對內容創作者或品牌來說,這代表什麼?

這代表「被 AI 引用」正逐漸成為新的內容曝光方式。與其只追求傳統搜尋排名,更應投入在打造清晰結構、強化實用性與提升信任度上。
AI 生成的答案直接出現在使用者面前,內容若能進入其中,就等於站上「AI 的首頁」。對品牌能見度與 SEO 效益來說,這將是未來的關鍵戰場。

網站語言不是重點,那內容格式會影響被引用嗎?

會。AI 特別偏好容易解析的結構化內容,包括條列重點、步驟教學、FAQ、小節標題明確的文章,甚至圖文分明、語句簡潔的段落也更容易被理解與重組。這些都有助於 AI 精準擷取內容來生成回答。

小型網站或個人部落格有機會被引用嗎?

有的。實驗中觀察到許多非主流、流量不大的網站,只要內容專業、清楚、有原創性,也會被納入引用清單。AI 並非只選大網站,而是選擇「對這個問題,誰講得最好」。

Google AI 模式會完全取代傳統搜尋結果頁嗎?

短期內不會,但長期來看,AI 模式會越來越主導資訊呈現。尤其是在「資訊型搜尋」中,AI 回應已逐漸取代使用者點擊連結的需求。因此,未來的內容競爭,重點不只是在搜尋結果中的排名,而是「能否被 AI 理解與引用」

要為 AI 調整內容策略嗎?和傳統 SEO 有什麼不同?

有必要。AI 的重點是語意理解與內容完整性,這與傳統 SEO 的關鍵字堆疊、鏈結操作不同。你需要寫得更清楚、更有脈絡,甚至加入結構輔助(如段落標題、摘要、圖表、流程圖等),讓 AI 能快速抓到重點。

如果我想提升被 Google AI 引用的機率,該從哪裡開始?

從這三件事下手:

  1. 重整內容結構:善用標題、副標、條列、段落邏輯,幫助 AI 理解內容層次。

  2. 專注單一主題深度:一頁一重點,避免太雜或跳躍。

  3. 強化內容可信度:加上引用來源、數據佐證、原創觀點,有助於建立「AI 信任」分數。

您可能感興趣
想一眼看穿行銷套路?
了解品牌行銷新趨勢?

立刻訂閱龐果設計,知曉最新行銷動向!

想一眼看穿行銷套路?
        了解品牌行銷新趨勢?
立刻訂閱龐果設計,知曉最新行銷動向!